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旦夕之间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 |
间不容砺 |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。形容时间的短促。 | 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:“佐斗嫁祸,纷若猬毛,曝骨履肠,间不容砺。” |
山间林下 | 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。 |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志愿禅师》:“山间林下颇称道人家风。” |
书缺有间 |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帝本纪》:“《书》缺有间矣,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。” |
字里行间 | 字词里边;文句中间。指文章字句间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。 | 南朝 梁 简文帝《答新渝侯和诗书》:“垂示三首,风云吐于行间,珠玉生于字里。” |
间不容缓 | 指刻不容缓。 | 龚振黄《青岛潮》第十章:“是否赞同,迅祈赐覆。千钧一发,间不容缓也。” |
鱼目间珠 | 见“鱼目混珠”。 | 《参同契》上:“鱼目岂为珠,蓬蒿不成槚。”宋·司马光《稷下赋》:“珷玞乱玉,鱼目间珠,泥沙涨者其泉混,莨莠茂者其谷芜。” |
间不容息 | 间:中间;容:容纳;息:喘息。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。形容时机紧迫,不容延误。 | 《文子·道原》:“时之变则间不容息,先之则太过,后之则不及。” |
春满人间 | 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。 | 宋 曾巩《班春亭》诗:“山亭尝自绝浮埃,山路辉光五马来。春满人间不知主,谁言炉冶此中开?” |
壁间蛇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徒自惊扰。 | 明 唐顺之《答王龙溪郎中书》:“若于此处稍参不破,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,足以生疑而致病。” |
挑拨离间 | 搬弄是非;使别人不团结。挑拨:引起;挑动;离间:隔开、拆散;使人不和睦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9回:“这个姓胡名福,最爱挑拨离间。” |
不食人间烟火 | 食:吃;烟火:熟食。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。 | 宋·阮阅《诗话总龟》第九卷:“东坡读其诗,叹息云:‘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。’” |
弹指之间 | 比喻时间极短暂。 | 清·黄宗羲《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》诗:“十年有五惊弹指,又复烦君入剡中。” |
归老田间 | 指回到幽雅处所,度过晚年。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回:“我明日即行辞职,还是归老田间罢。” |
间不容发 | 间:空隙。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。比喻情势非常危急。也指严谨完整;没有破绽。 | 汉 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系绝于天,不可复结;坠入深渊,难以复出,其出不出,间不容发。” |
反间之计 | 间:离间。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。后来指离间敌人内部,使之不团结的计策。 | 《孙子·用间》:“反间者,因其敌间而用之。” |
黄金时间 | 指广播电视在一天中收听、收视人数最多的时间。 | 《文汇报》:“黄金时间黄金节目……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。” |
亲密无间 | 间:缝隙。关系非常融洽、密切、没有一点间隔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萧望之传赞》:“萧望之历位将相,藉师傅之恩,可谓亲昵亡间。及至谋泄隙开,谗邪构之,卒为便嬖宦竖所图,哀哉!” |
立谈之间 | 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。形容时间极短。 | 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或七十说而不遇,或立谈而封侯。” |
出入无间 | 出入无间隔,犹言进出自由。 | 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·王建》:“建谓左右曰:‘吾为神策将军时,宿卫禁中,见天子夜召学士,出入无间,恩礼亲厚如寮,非将相可比也。’” |
桑间濮上 | 桑间在濮水之上,是古代卫国的地方。古指淫风。后也指男女幽会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子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 |
管间窥豹 | 窥:从小孔看。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。 | 宋·吕南公《与汪秘校论文书》:“张衡、左思等辈,于道如从管间窥豹,故所作文赋,紧持扬、马襟袖。” |
乘间伺隙 | 同“乘间抵隙”。 | 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言语》:“或恐诸王公主,谒见频频,乘间伺隙;复恐女谒用事,臣下阴谋。” |
窥间伺隙 | 窥:暗中观察;伺:守候,等待机会。暗中观察,准备伺机采取行动。 | 汉 吾丘寿王《骠骑论功论》:“(秦)内用商鞅、李斯之谋,外用白起、王翦之兵,窥间伺隙,既并海内之后,以威力为至道,以权诈为要术。” |
人间地狱 | 人世间的活地狱。比喻黑暗的社会。 | 叶元《林则徐》:“许多烟鬼横在地上,像蛆虫似地在那里蠕动,吞云吐雾,活像人间地狱。” |
股掌之间 | 股:大腿。在大腿和手掌之间。比喻在操纵控制范围之内。 | 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松鼠》:“若以我之同类,何以独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,宁不欲一伸其自由耶?” |
别有天地非人间 | 别:另外;天地:风格或境界。另有一番新的境界,不是人间所有的。 | 唐·李白诗《答山中人》诗:“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,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” |
草间求活 | 草间:草野之中。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。 | 《晋书 周顗传》:“吾备位大臣,朝廷丧败,宁可复草间求活,外投胡越邪!” |
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| 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。形容恬不知耻。 | 宋 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 |
须臾之间 | 须臾:片刻。指极短的时间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须臾之间,只见戴宗舒眉展眼,便爬起来。” |
亲昵亡间 | 亲昵:很亲近;亡:通“无”。形容关系十分密切,没有丝毫隔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萧望之传赞》:“萧望之历位将相,藉师傅之恩,可谓亲昵亡间。及至谋泄隙开,谗邪构之,卒为便嬖宦竖所图,哀哉!” |
厕身其间 | 指某件事自己参与在内。 | |
转瞬之间 |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。转瞬:转眼;一眨眼。 | 清 黄宗羲《董在中墓志铭》:“若余于董氏,则有师友偲偲之力,而零落于转瞬之间,更可伤也。” |
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| 形容无耻到极点。 | 宋·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 |
乳间股脚 |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。 |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奎蹄曲隈,乳间股脚,自以为安室利处。” |
无间冬夏 | 见“无冬无夏”。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:“无间冬夏,读书恒至夜半。” |
郑卫桑间 | 郑卫:春秋时郑、卫二国;桑间:在濮水之上。指淫秽的亡国之音。 | 秦·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郑卫桑间,韶虞武象者,异国之乐也。” |
转眼之间 | 转眼:一眨眼。一眨眼的时间。形容极短的时间。 | 明 胡文焕《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》:“无端平地起波涛,转眼之间忘久要。” |
疏不间亲 | 间:离间。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。 | 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三卷:“卑不谋尊,疏不间亲。” |
九间大殿 | 见“九间朝殿”。 | |
木雁之间 | 指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。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,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,先生将何处?” |
乘间抵隙 | 趁机钻空子。 | 清·黄遵宪《驳革命书》:“于是浮浪之士,失职这徒,乘间抵隙。” |
无间是非 | 指不分别是非。 | 鲁迅《文化偏至论》:“林林之民,咸致同情于不平者,凡有能阻泥教旨,抗拒法皇,无间是非,辄与赞和。” |
游戏人间 | 指把人生当作游戏的一种生活态度。 | 明 何良俊《何氏语林 排调下》:“世传端明(即苏轼)已归道山,今尚尔游戏人间邪?” |
伯仲之间 | 伯仲:兄弟长幼的顺序;老大、老二。就像弟兄们一样。比喻不相上下。 | 三国 魏 曹丕《典论 论文》:“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。” |
人间重晚晴 | 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,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。 | 唐·李商隐《晚晴》诗:“天意怜幽草,人间重晚晴。” |
天上人间 | 一个在天上,一个在人间。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。 | 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词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” |
瞬息之间 | 极短暂的时间内。 | 《北史·魏世祖太武帝本纪》:“雅长听察,瞬息之间,下无以措其奸隐。” |
乘间投隙 | 乘机挑拨离间。 | 宋·辛弃疾《九议之一》:“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,故切切然议之,遂使小人乘间投隙,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。” |
间见层出 | 先后一再出现。 | 唐 韩愈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鉥心,刃迎缕解,钩章棘句,掏擢胃肾,神施鬼设,间见层出。” |
桑间之咏 | 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。 | 明·杨循吉《蓬轩吴记》上卷:“其集多桑间之咏,不足传也。” |
千金用兵,百金求间 | 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。 | |
人间天上 |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。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。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。 | 唐 崔颢《七夕词》:“仙裙玉佩空自知,天上人间不相见。” |
折冲口舌之间 | 折冲: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;口舌:争吵。在辩论、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。 | 宋·苏洵《送石昌言为北使引》:“折冲于口舌之间” |
相得无间 | 相得:彼此投合;间:嫌隙。彼此投合,没有隔阂 |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韩昌黎诗》:“一旦相遇,遂不觉胶之投漆,相得无间,宜其倾倒之至也。” |
桑间之音 | 指淫靡的音乐。 |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 |
濮上桑间 | 指男女幽会的场所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回:“岂不闻瓜田李下,君子不居,濮上桑间,诗人所刺!” |
一刹那间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 陶铸《松树的风格》:“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,他们想的不是自己,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。” |
日许时间 | 见“日许多时”。 | 宋·杨万里《过吕城闸》诗:“一船最后知何故,日许时间独不来。” |
蹑足其间 | 比喻参加进去。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