襟裾马牛
![襟裾马牛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6053.png)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
出处语出唐 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例子厌襟裾马牛,笑衣冠沐猴。元 汪元亨《朝天子 归隐》曲
基础信息
拼音jīn jū mǎ niú
注音ㄐ一ㄣ ㄐㄨ ㄇㄚˇ ㄋ一ㄡˊ
繁体襟裾馬牛
感情襟裾马牛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骂人等。
近义词裾马襟牛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捻神捻鬼(意思解释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释)
- 径情直遂(意思解释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释)
- 繁文缛节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节哀顺变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为虎作伥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- 经国之才(意思解释)
※ 襟裾马牛的意思解释、襟裾马牛是什么意思由酷文网-专业的汉语字词典与文学资料库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鹤立鸡群 |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疑邻盗斧 | 疑:怀疑;斧:斧头。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。指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 |
刻骨铭心 |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云天雾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鱼死网破 | 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马牛其风 |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暴露无遗 | 暴露:显露;显现;遗:遗漏。全部、彻底地暴露了出来;没有丝毫遗漏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天下为一 |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 |
背义忘恩 | 指背弃道义,忘却恩德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 |
天缘凑合 | 天缘:自然的机缘。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。也指事属巧合。 |
国士无双 | 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。 |
博采众长 | 博:广泛;采:采纳;长:长处;优势。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、长处。 |
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 | 移:迁移。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,月亮满圆就要亏缺。比喻事物盛极必衰,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。 |
龇牙咧嘴 | 龇:露齿。张着嘴巴;露出牙齿。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