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不胜诛的成语故事


罪不胜诛

拼音zuì bù shèng zhū

基本解释指罪大恶极,处死犹不足抵偿。

出处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》:“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,什仅得一二。修史之卤莽,罪不胜诛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罪不胜诛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罪不胜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中正无私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五辅》:“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,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。”
食不充口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无那晚夕的。”
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感。
林下风致 《宣和书谱·妇人薛涛》:“妇人薛涛,成都倡妇也。以诗名利时,虽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风致,故词翰一出,则人争传以为玩。”
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角巾素服
语不惊人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生死有命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药物,所能损益。”
作贼心虚 宋 释悟明《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》:“却顾侍者云:‘适来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。’师云:‘作贼人心虚。’”
事与愿违 三国 魏 稽康《幽愤》诗:“嗟我愤叹,曾莫能俦。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